01.飼料與營養物質
飼料的重要性
飼料,作為動物獲取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,其涵蓋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多樣化的營養物質,為生命活動、生長和生產提供支持。動物通過攝取、消化、吸收并利用飼料中的這些營養物質,支撐著有機體的各項生命活動。此外,飼料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其廣泛的來源上,包括植物、動物、微生物以及礦物質元素等多個領域。
營養物質的多樣性
飼料中的營養物質種類繁多,涵蓋了六大類:水分、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脂類、礦物質、以及維生素。這些營養物質在動物體內各自發揮著獨特的作用,共同支撐著有機體的生命活動。凡能被動物攝入并用于維持其生命、促進產品生產的物質,統稱為營養物質,簡稱養分。了解飼料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多樣性有助于全面評估其營養價值。
02.六大營養物質
水分
水分在飼料中分為初水和吸附水。初水,也被稱為自由水、游離水或原始水分,其含量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:飼料初水含量 = (鮮飼料重 - 風干飼料重) / 鮮飼料重 × 100%。而吸附水,即束縛水,其含量則通過以下公式得出:飼料吸附水含量 = (風干飼料重 - 烘干后飼料重) / 風干飼料重 × 100%。飼料樣品在不同溫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,以分析其不同的水分狀態。
粗灰分
粗灰分是在飼料高溫灼燒后所殘留的無機物質的總稱。粗灰分的計算公式為:飼料粗灰分含量 = 灰分重 / 飼料樣品重 × 100%。這一指標能夠提供飼料的礦物質和無機鹽成分信息,對于評估飼料的質量和營養價值具有重要意義。
粗蛋白質
粗蛋白質是指飼料中所有含氮物質的總量,包括蛋白質以及非蛋白質含氮成分。盡管這一指標存在局限性,但它仍是評估飼料質量的重要標準。計算公式為:飼料粗蛋白質含量 = 飼料養分含氮量 × 6.25 / 飼料樣品重 × 100%。其中,代表性飼料樣品中,粗蛋白質的平均含氮量約為16%。
粗脂肪
粗脂肪,即粗飼料中的脂溶性物質,是用乙醚來提取這些脂溶性物質,因此,也被稱作乙醚浸出物。飼料粗脂肪含量的計算方法為:飼料粗脂肪含量 = 乙醚浸出物的重量 / 飼料樣品重量 × 100%,其能夠有效地反映飼料中脂溶性物質的含量。
粗纖維
粗纖維包含纖維素、半纖維素、木質素及角質(果膠)等成分。雖然測定過程中可能存在誤差,但粗纖維的測定為了解飼料中的纖維含量提供了基本信息。在概率分析中,粗纖維的測定是在特定條件下進行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粗纖維中的木質素對動物并無營養價值。
無氮浸出物
無氮浸出物主要包括易被動物吸收利用的淀粉、雙糖、單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。由于無法直接測定飼料中的無氮浸出物含量,通常通過數學計算得出:無氮浸出物 = 100% - (水分 + 灰分 + 粗蛋白質 + 粗脂肪 + 粗纖維)%。這種方法能幫助更準確地反映飼料的營養價值。
轉載:互聯網